包头人注意!全市开始供暖啦,预防“暖气病”!

胡椒面儿 2017-10-16 10:37:01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你知道么? 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,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待在家里“猫冬”,只有暖气、空调,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被世界温暖相待。但与此同时,在医院里却多了很多因“烤”暖气太多而出现不适的患者,取暖取的不对,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的哦! ◆什么是「暖气病」◆ 为了免受寒风的侵袭,我们通常会将门窗紧闭。 寒冷冬季,

你知道么?

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,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待在家里“猫冬”,只有暖气、空调,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被世界温暖相待。但与此同时,在医院里却多了很多因“烤”暖气太多而出现不适的患者,取暖取的不对,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的哦!

◆什么是「暖气病」◆

为了免受寒风的侵袭,我们通常会将门窗紧闭。

寒冷冬季,不管是集体供暖,还是冷暖空调等暖气设备,都会让室内干燥、身体丢失的水分增加。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,呼吸系统、心血管系统、泌尿系统和皮肤这4大部位都会跟着“遭殃”。

长期在这样的空气中生活、工作、休息,很容易出现 皮肤瘙痒、双眼干涩、呼吸道感染、心血管疾病、牙龈肿痛、小便黄赤、大便干结等病症 ——我们将这些病症统称为“暖气病”。

◆对症下药◆

呼吸系统

症状

嘴唇干裂、鼻咽干燥、干咳声嘶等。

呼吸道如果持续长时间缺水,就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减少,灰尘、细菌等也就会趁机附着在黏膜上,刺激喉部引发咳嗽,还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,发生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等健康问题。

另外,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给病菌的生长提供了温床。当空气湿度低于40%的时候,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,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。

建议

① 在暖气片上放一盆水。当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45%~65%时,呼吸系统会感觉舒适。

② 加湿器,保证每天换水,每周清洗一次。

③ 对暖气烘烤所引发的双眼干涩、咽喉红肿、疼痛等症状,可以将桔子皮洗净晒干制成陈皮泡水喝,也可将白萝卜榨汁服用。

⑤ 对暖气烘烤所引发的咳嗽、吐黄痰,可以取适量杏仁与鲜百合,同粳米共煮为稀粥食用。

⑥ 对暖气烘烤所引发的哮喘,可以用梨榨取汁液,略加凉开水饮用。

心血管系统

症状

心慌、胸闷、头晕眼花、血液黏度高、血压改变等。

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,暖气过热“抢走”人体的水分,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,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健康问题。

另外,如果屋里与室外的温差太大,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大、冠状动脉“不堪重负”,引发冠心病。

建议

①  每天通风半小时。通风的较佳时间段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。

② 进出室内外的时候,注意冷热交替,及时添衣、脱衣。

牙龈肿痛,口腔溃疡

症状

室内温度过高,津液亏损,引发上火。

建议

① 对暖气烘烤所引发的牙龈肿痛,可以用苦瓜清炒西红柿,清热解毒。

② 对暖气烘烤所引发的口腔溃疡,可以用开水浸泡适量莲子心、栀子、甘草进行服用。

③ 多喝水,多吃谷物粗粮类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。

肠胃系统

症状

小便黄赤,大便干结。

开了暖气后,屋内太干燥,体内水分加速丢失,如果你喝水量不足,尿量也就会越来越少。

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~2000毫升左右,这个容量的尿量能起到冲洗尿路、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的作用。如果尿量过少,就不能正常冲洗我们的尿路了,这样可能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的风险。

建议

① 对暖气烘烤所引发的小便黄赤,可以多吃绿豆、冬瓜、小米。

② 对暖气烘烤所引发的大便干结,可以多吃火龙果,或是用蔬菜、水果熬粥喝,促进肠道的蠕动。

③ 多喝水,多吃粗纤维、含水量丰富的食物。

◆如何预防◆

→ 控制温度

预防“暖气病”,控制好室内温度与空气湿度最为关键。

研究表明,当温度18℃至24℃之间、湿度50%至60%之间时,人体的感觉是最舒适的。

除了用加湿器、在房间摆一盆水这些加大湿度的方法之外,还可以考虑在室内养一些绿色植物。比如绿萝、吊兰这些植物,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,还可以吸附空气当中的有害气体。

→ 多运动

多参加一些户外的体育锻炼,增强自身的免疫力,也可以有效的减少“暖气病”的发生。需要注意的是,要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。

→ 忌辛辣、烟酒

多吃一些有滋阴润燥功能的食物,如芝麻、萝卜、番茄、豆腐、银耳等,不吃或少吃辛辣的食物,忌烟酒。

→ 注意补水

正常情况下,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1000毫升水分,其中600~700毫升经由皮肤,300~400毫升经由呼吸道。如果在温暖干燥的室内,经由皮肤与呼吸等途径流失的水分会更多。

想要远离暖气病,“补对水”很重要。除了日常饮水要保证之外,洗澡的水温也应在控制在32℃左右,不宜过多使用香皂、沐浴液。

小贴士

冬季,每天晚饭之后,大部分人(尤其是老人)都处于室内温暖、干燥的环境当中。如果不注意补充水分,血液的黏稠度会越来越高,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。

各位主子,可以在入睡前,用保温杯为家人或是自己准备500~1000毫升温水,置于床头——

→ 临睡前,补充200~300毫升温水;

→  夜间(或是凌晨)小便后,补充100毫升左右温水;

→  第二天早晨起床,再喝300~500毫升温水。 

这样少量多次、循序渐进的补水方式,能更有效的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!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